这其中还有个情况。‘无陆’的创始人是‘陆步高’,碰巧也姓陆。他是不是‘苏陆’的后世子孙无据可考,所以暂时只能把他们当两家人看待。
嘉兴也有个陆稿荐,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位姓黄的师傅,在‘苏陆’学艺师满后,跑到嘉兴做起了酱鸭生意,用得是陆稿荐的名字。上文说过,当时这种借名的情况很普遍。
说到这儿差不多该清楚了。除了‘嘉陆’有明确的师徒传承。其余的‘无陆’也好,包括湖州,常州等等各地的陆稿荐,都和苏州陆稿荐没有明面上的关系,只是借个名而已。
这在现代是严重的违法侵权行为,但在那个年代,借名司空见惯。挂‘浦五房’,‘杜三珍’招牌的生熟肉铺随处可见。
苏陆也好,无陆也好都有一个差不多版本的故事:说是一个老神仙化妆成乞丐,uu看书吃了好心店主施舍的一块肉,然后留下了一片神奇的草席。草席又被称为‘稿荐’,所以店名就叫陆稿荐云云。
老神仙是噱头,这大家都能明白。那么‘陆稿荐’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陆稿荐的苏式酱汁肉口味偏甜,做得时候会加入很多糖,他们家炖肉时会在锅底垫上一张草席,以防粘底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