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气的店。名字就怪;开业一百多年只做一个品种也怪;这么好吃的包子,出了京津知名度几乎没有,也挺奇怪的。
不过这样也好,要是像被摘牌的狗不理那么得瑟,说不定味道早跌到不知哪里去了。
既然有了素包子,第二天早点的主角就是它了,一素到底,再配上碗豆浆或者炸豆泡,那滋味...
“好吃。”杜守桂一面吃着包子一面夸赞道:“怎么好像有股豆腐乳味道?”
“有,豆腐乳是天津人的命根子。”
杜守义这话毫不夸张。天=津人的命根子是煎饼果子?不是,是豆腐乳。天=津人对待豆腐乳,就像京都人对待麻酱差不多。
说起天津,杜守义忽然想起旅游了。前世他去过不少地方,换成这辈子小二十年了,连京城都没出过。这点上守桂都比他要强点,她和雨水两个还偷偷上河北找过何大清,那也算出了京了。
“你们俩想去外面玩玩吗?去天津坐小火车,一天能打个来回。”
“不去。”守桂想也没想回绝了。
六十年代,有些京都人就是这么狭隘,‘已经在全世界最好地界了,外头有什么可看的?’
不过小北似乎有些领会错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