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口巨大的圆钟,45个扁钟,一共57个大小不一的铜钟,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地排布在四方形的支架上,有序地利用了每一分空间,覆盖了7个八度的音域。
而在那支架上,还有繁多但非常简单的机械击打装置。
一根杠杆固定在铜钟的打击点附近,杠杆一端是材质不同的木槌或者金属槌,距离钟体几厘米的距离;另外一边杠杆配重,使击打装置保持扬起,尾端系上了一根缆绳,吊在上方的轮组上,只要轻轻一拽缆绳,木槌就会敲下去,松开则会自动张开。
而这所有的缆绳,由一组滑轮汇集在一起,连接在一个巨大的“键盘”上。
这键盘的每一个“键”,都是一根粗长的木棍,按照黑白键的方式,排成了上下两排。
而还有两个八度的低音,同时连在的脚下的踏板上。
这是一个由钟构成的“琴”!(注)
百钟之琴!
看到这设计图的瞬间,朱启南就看懂了。
这设计好简单!
所有的机械结构,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能设计出来。
但它又好复杂。
57个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钟,高低错落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