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们这样的项目组!”
那边,接起来电话的负责人,被奔老师一通怒骂,也是一肚子火气,但是他们现在真的是捅了娄子,只能忍气吞声,好声道歉,想办法安抚奔老师。
奔老师有资格生气,评委需要做的,是对方案进行专业的客观的评估,然后否定或者肯定,或者给出修改意见,不需要给出主观意见,不需要!
更不需要把自己的意见,散播到网络上!
这种事,是会断送当事人的科研生命的!
“你们找的谁评审?信不信我特么的现在就拎着刀捅死他!”
而且,第三方的评审由项目组聘请,理论上来说,是对白声所这边保密的,属于匿名评价,这个和期刊发布之前的匿名审稿类似,免得互相串通或者买通审核人。
项目组真不敢把评审人员告诉奔老师,不然这就真要出人命了。
事实上,项目组此时此刻,也面对着极大的压力,许多的记者们,都已经堵在项目组门口,想要了解事情的始末,挖出来更多的料,联络新闻部门的人,已经连电话都打爆了。
但道歉有用吗?
并没有用。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舆论也在疯狂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