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每天游走于健康与疾患之间,体会生与死的无常,体会职业的精彩与无奈,让医生这个群体格外与众不同。从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等待他们的,就是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不可预知的职业风险。
这也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群体。转瞬间,毁誉就可能发生逆转。负面情绪会时常加诸其身,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成为暴力伤医事件的主角。一旦身处是非漩涡,他们的声音常常会被一些非议淹没。
和许许多多普通人一样,“白衣天使”有着自己的情感。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怀,他们有很多心里话要说。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一组医生自述和记者手记,让大家一起听听医生的心里话。同时在光明网社区上展开话题:“我记忆中的白衣天使”,敬请广大读者和网友积极参与跟进,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言献策。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许多细节已不甚清晰,但有些感动我终身难忘。一个10多岁的男孩刚刚经历了母亲病故的重创,跟着父亲在北京靠卖晚报谋生。有一天,男孩突然病倒,在家坚持了整整一个月,实在扛不住了,才被父亲送到医院。入院时,他父亲身上仅有200元钱。这是他们父子进报纸的钱,就是谋生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