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了解像许官杰这样的香港青年音乐人。他们在寻找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特sè的音乐,属于香港年轻人的音乐。六十年代香港流行的是英文歌和国语歌,这和香港的时代背景有关。香港是英国人当权,外国人、洋人横行,所以那些所谓的上层社会的人物,为了迎合当权者,说的都是英语,听的都是英文歌。比如说泰迪罗宾,就是那时候最有名的英文歌手。
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英文歌,而且香港的大多数的市民都是大陆来的,粤语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说的。再加上音乐公司为了台湾、南洋和东南亚的音乐市场,所以国语歌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时候的粤语歌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只有一些口水歌,还有摊贩推荐自己产品编的广告歌。
现在王贲的这两首歌一出现,马上就能为苦苦寻找粤语歌方向的音乐人指出一条道路。你说许官杰能不激动吗?
难分真与假
人面多险诈
几许有共享荣华
檐畔水滴不分差
无知井里蛙
徙望添声价
空得意目光如麻
谁料金屋变败瓦
……
《浪子心声》一唱完,王贲再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