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的资料,没想到地是,到了这个时代,筒子井却能够成为一项有着相当开拓意义的技术。筒子井原本出现在蜀中,是一些山民用来从地底的岩层里打出井盐的。而为了躲避盐税,筒子井开凿地盐井直径非常小,一旦有税吏来查,一个人就可以将盐井上的装置拆掉藏匿,而洞口随便找点什么东西覆盖一下就行。在只有简陋的工具和材料的情况下。筒子井技术可以掘到多深呢?在叶韬当时弄到的资料里也没有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只是估计二百米到五百米是很有可能的……面对这个数字,没有人能不瞠目结舌。
到了叶韬这里,有全套最好材料制造的工具器材。有更全面地关于压力平衡的思路,有更谨慎却更敢于尝试的技工和技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口没掘太深的油井已经弄完,上面更是安装了风力的低压抽取提纵设备。按照原先帮着高家管理油井的老工人的说法,光这两眼小油井地出油量,就顶得过高家控制地所有油井的总产量地三成以上。
在油井的支持下,叶韬甚至搞了一套简单的分馏装置。他倒是没有将石油分成汽油柴油沥青等等产品那么复杂。只是很简单地分成了轻质油,重质油两种。轻质油用来研制一种可以在战场上比较可靠地引起爆燃效果的新型火油弹,而重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