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高的薪饷,不少人甚至只为了吃饭就加入了军队,更不要提哪怕守备营的小兵都有的精美的皮革和钢片混合的精美的铠甲、精钢打造的锋利的战刀以及包括马鞍、急救包、乃至于水囊在内的各种统一的装备,北辽不少地方的地方部队,每个人有一杆长枪,或者一柄铁刀就算不错了。当战俘们得知叶韬的侍卫营里,每个战士的每件武器都是定制的,他们的全身装备加起来不说别的,光是造价就是两三千银元,都完全沉默了。有不少战俘是当时在阵前面对过那些侍卫营的战士的,他们只能一边叹气一边承认,那些家伙值得用那么好的东西,他们丫的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就是战场上的杀人机器。军中的这些消息,可是最能影响同样在战场上讨生活的这些战俘的,当他们感觉到东平大军的强大,自然而然不会再将自己摆在和东平对立的一面。这种心情一变,接下来什么都好说了。这种奢侈的军队建设,在叶韬看来无非是两句话“美军装备,德军的意志”,当然,这种话也只能对谈玮馨说,其他人压根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但是,这种精兵政策的优势却在这次攻辽的战斗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战俘们在建设道路的同时,也看到了道路两旁的土地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原先停滞下来的生产全面恢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