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1年,佩奇已经37岁,都快四十了,不是已经长大,而是早就长大。
成为董事长之后,施密特有更多的时间到处发表各种演讲,在他非常频繁的演讲中,有些事情,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比如,也曾经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他作为公司o,但谷歌的多项并购,他这个o,却并不知情,比如谷歌非常关键的一次并购,收购安卓。
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其实从始至终,并没有被谷歌的那两位接纳,成为谷歌真正的核心,三人的一团和气,配合默契,更多的都只是在媒体前的表现而已。
在内里,他这个表面上的一把手,怕是并没有什么实权。
不然,哪有连并购这样的事,不经过o都可以进行?而且还不止一起!
作为一个创业者,冯一平很理解佩奇和布林的感受。
辛辛苦苦的做一件事,因为缺钱,不得不引进投资者,签了这样那样的条款,最后,连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都要拱手让给别人,谁会甘心,谁会乐意?
美国的知名高科技公司,以前没有这样的先例,比如微软、苹果,之后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情,比如后来的fboo,小札同学创业时,比佩奇他们还要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