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会一次性付清,哈维-韦恩斯坦最初只给10万或者20万美元作为定金,等到最后拍完在太平洋对岸上映了,他说这电影我不要了,退货。
因为那边盗版横行的关系,这时制作方再想卖给别人就晚了。
然后,哈维-韦恩斯坦找到制片厂,给出100万美元,由于那边的影片打入国际市场非常难,大部分制片商既没有时间和精力打这种根本纠缠不清的国际官司,也找到更好的发行商,最后本着能赚多少算多少的心思,将影片的版权卖给他。
世纪之初,哈维-韦恩斯坦将自己伪装的非常好,太平洋对岸的很多电影人一度将哈维-韦恩斯坦当成那边的电影打入国际市场的救世主。
这两年,吃亏上当的次数多了,那边的电影人也渐渐看清了哈维-韦恩斯坦的真面目。
其实这些在哈维-韦恩斯坦做过的事中,连一般恶劣都算不上。
2006年,美国作家彼得-毕斯肯德写了一本名为《低俗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的书,上面记录了很多关于韦恩斯坦影业和以前的米拉麦克斯运作独立电影的事情。
不过,这本书没有丝毫涉及到哈维-韦恩斯坦无法坦露在公众前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