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则说是一种橙黄色,可能是一种赤黄混合色。
根据记载,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后,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区别,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黑木兰色。不过我们家老头子说过,那都是胡扯,真正的印度六世纪时期,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所谓青黑木兰仅是些微小的差别。
而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泊尔诸国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的不同。
我国汉人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
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
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向我们这边的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作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
缅甸佛教徒特别忌穿黑衣,因为在缅甸古代曾有一种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后来严行禁绝。
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