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道去,茶厂面临的危机,可以归结于两方面。
第一,厂里的机器破旧,翻新难度大,现在开始翻新更换,那么春季茶基本可以不用做了。
第二,技术问题,这涉及到各种制茶机的先进程度,好的制茶机,能在短时间内,做出高品质且大量的干茶。
在茶叶贸易市场,干茶一旦出锅,好坏一眼就能甄别出来,就比如同种牙叶的龙井,好的龙井茶,一捧便带起茶香,叶片扁平,入手平滑,略带点脆,颜色鹅黄。
差一点,颜色要偏青一些,香味较淡,叶片较绵。
茶叶的制作看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只要期间炒茶的时间和温度没有把控好,那么就算拿到上好的牙尖,做出来的的干茶,也是黑不溜秋的,会亏到裤子都不剩。
相较于其余的新茶厂,文君茶厂的制茶机太过老旧,高琴和白芸红也试着去进过新的揉捻机和滚筒杀青机,但情况都不是很理想。
听周志强提到,隔壁的四家茶厂,去年年底的时候,一起集资,花大价钱,从德国进购了先进的制茶机。
不仅效率高,而且炒制出来的茶叶也是市面上的上品。
并且,这四家茶厂的老板坏得很,为了打压文君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