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间问题,还涉及到智商问题。
虽然科学家们不能小觑,但说实话,科技城的技术太超前了,就算当初电二拿到了石墨烯生产线设备的制备方案,在没有三维打印机的情况下,也说过要三个月才能产出一条。
连电工先驱者都这么说,如果单纯给出石墨烯的资料,而不是生产线设备技术,差别该有多大?
实际上电二说五六年,都已经是抬举他们了。
电二继续道:“五六年的时间,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咱们公司的石墨烯产品,早都铺遍全世界了,石墨烯手机我正在研究中,石墨烯CPU、石墨烯软屏幕也在三年内可以投入市场。”
“到时候,市场是我们的,渠道是我们的,用户也是我们的,那些窃取了我们给出的资料而新崛起的石墨烯公司,我们跺跺脚,都能如蚂蚁一般踩死他们,他们拿什么和我们竞争?”
苏诚问:“照你的意思是,现在世界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实际上还很勉强?”苏诚指的是除超维科技以外的那些公司。
“什么叫做勉强?两个字,垃圾。”电二不屑道:“前段时间我看了电一收集的资料,对比发现现在全世界的石墨烯技术,距离真正成熟和量产,至少还有15年,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