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先后投产发电。
此外,在研制30万千瓦机组的同时,龙山电机厂还受国家计委指派,参与了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只是因为各种技术上、经济上乃至政治上的原因,未能成功。
1978年之后,伴随着国家的开发政策,龙山电机厂从国外引进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先是利用国外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然后逐渐攻克重要部件的制造工艺,提高国产化水平。到90年代初,除了少数关键部件还存在障碍,需要从国外进口之外,龙山电机厂已经基本掌握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生产技术,并形成了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承担国内火电厂的建设任务了。
90年代是中国经济调整增长的时期,用电需求几乎呈指数方式上升。庞大的用电需求带来了电厂建设的高潮,而其中又尤以火电建设更为迫切,因为火电厂的建设周期远比水电站要短得多,能够尽快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此多的火电设备需求,国家是绝对不能拱手送给外国企业的,一来是因为国家没有这么多的外汇,二来则是不敢过度依赖国外,以免受制于人。想想看,如果一个国家电网中一半的发电设备是国外提供的,万一人家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