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了。
印度那边的二手冶金设备市场,迟早是会有其他人关注到的。一旦有其他人染指这个市场,以宁默和赵阳的能力,恐怕就再也难以拿到新的业务了。原因很简单,宁默和赵阳对冶金设备一窍不通,谈判的时候难以打动客户,就算是客户愿意让他们来做,他们也很难争取到最好的价格。
此外,随着竞争加剧,各家销售商必须拿出让客户心动的条件,才能赢得客户。中国国内淘汰下来的生产线毕竟有些老旧了,客户肯定希望中方除了翻新之外,还能够进行一些更新改造,而这就需要有非常专业的人士参与谈判,否则怎么知道如何进行更新改造呢?
如果胥文良成为他们的合伙人,上述的问题就都不存在了。试问,中国能有几个比胥文良更懂得冶金设备的?秦重等大企业里在职的工程师或许水平不差,但他们中间有几个能够抽出大把时间去印度跟客户谈判?宁默和赵阳只要把胥文良抓在手里,好吃好喝加上高额分红地笼络着,时不时让老爷子出面去谈谈事,赚的钱够有几百、几千个100万了。
此外,花几万块钱雇胥文良干活,也不是做不到。但人家如果是以被雇佣者的身份参加这项工作的,他有什么理由替他们保密?又有什么必要替他们去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