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祭坛的中心,正有一名敞胸露怀的昂藏大汉站在那里,拿着一只唢呐在奋力吹奏。
苍凉、浑厚、婉转、低沉、尖锐、嘹亮等种种腔调以及挣扎、奋斗、不屈、淡然、平静、顺从等诸般情绪的变化都从这大汉吹奏的小小唢呐中尽情的倾泻而出,声音从地坛中心遥遥传来,直直破入众人的心防。
即便相隔这么远,办公室里的众人还是难以自禁被唢呐中的情绪所感染,不由自主的走出办公室,循着唢呐声传来的位置,快步寻找了过去。
就在他们向地坛走去的同时,此时整个地坛公园所有乘凉、散步、谈情说爱的各等样人,全都被唢呐声惊动,几乎同时向中心位置的地坛走去。
在郭大路手中的唢呐从嘴角拿开,吹奏出最后一声深沉的叹息之后,此时祭坛的旁边已经静静站立了上百个年龄不一的陌生人。
他们在郭大路停止吹奏之后,全都不曾离开,心神还都沉浸在刚才的余韵之中,静静的无人发言。
直到郭大路走到铁生面前让铁生为这首曲子命名之时,现场众人才逐一的回过神来,全都将好奇的目光看向郭大路与铁生等人。
“你很懂我!”
从轮椅上站起来的铁生在为唢呐声命名为《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