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上整合了一套光电集成系统,用以控制液压系统驱动的刀头,按照一侧专用卡纸上的图形编码,对复杂曲面进行精加工。
若是一位研究数控机床的专业人士见到这一幕,绝对会大吃一惊,这NM哪里是仿形机床,分明是原始的数控机床好不好?
是的,这台明斯克机械厂产的机床的确走得是数控机床的路子,只不过五六十年代时,“数控”这个词的概念还不完善,所以苏联人就以把这种应用光电控制技术,以及纸质编码的机床统统划到仿形机床行列。
蒙建业到不在意怎么划分,甚至对这款机床是怎么来到中国,又如何落户到卓越厂的都不关心,他看重的就只是这台机床的本身。
因为苏联人在设计和制造这台机床的时候留了大量的改造和提升的空间,特别是那套光电集成系统,设计的很开放,而这也造成了里面脆弱的电子管元器件很容易损坏。
很显然当时的苏联也是将这款机床当做试验品来对待,援助中国自然也有那小白鼠做试验的意味在其中。
可人算不如天算,这种开放的设计方式在当时或许对当时脆弱的元器件是一个灾难,可对蒙建业这个成天泡在技术堆里的海军宅来说,却是天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