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极高的海上特种平台,被各大强国严格把控在手里。
中国在浮船坞领域起步比较晚,除了五十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建成了几座千吨级的小型浮船坞外,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期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直到1974年,中国才建成下水一条两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从而第一次拥有万吨级的浮船坞。
可尽管具备机工、木工和电工车间,拥有维修万吨船舶的能力,但相较于国外的先进浮船坞,“黄山”号还有不小的差距。
然而即便如此,“黄山”号与其他浮船坞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因此由船舶总公司和军委后勤部实施双重管理,并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日常使用细则,别说是下放到船厂自行使用,就是外借都是天方夜谭。
秦教授是有不少同学和同事在船舶总公司和军委任职,可在浮船坞问题上,还是觉得那点面子不够用,毕竟那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不是那个人能轻易动得的。
所以拒绝蒙建业也就理所当然了。
蒙建业要说不郁闷那是不可能,奋进厂急需兴建船坞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可问题是修造一个船坞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如此长的空白期奋进厂该怎么办?难道成天干看着船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