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写下了“白杨礼赞”四个大大的字。
温文点了点头。
别的先不说,光是这4个大字,就让温文自愧不如。
“结合这节课,我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方法。”
吴小正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这个年代,大多数老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填鸭式教育。
包括温文。
所谓填鸭式教育,就是老师讲什么,大家就听什么。很少去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多去思考。
“首先我提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这篇课文明明是在写人,在写一种精神,为什么赞的却是一棵树?直接写人不是更好吗?”
吴小正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明明是写人,为什么要写树?
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因为在课本上面,除了文章本身之外,还有这篇文章的简单创作背景介绍,并重点指明了这是一种象征的写法,并指出了象征的意义。
但书本上那些简短的文字,还很难让这个年龄的学生们去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也正是大家感到疑惑的问题。
温文又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