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万利金融研究所。
“哒哒哒”的键盘敲击声响彻办公区,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分析师,工作状态却不怎么光彩,正在整理资料的白蓉甚至都有了辞职的想法。
去年白蓉二十九岁,今年就三十了啊,天杀的金融研究业,根本没可能让她有时间去搞定人生大事。
在白蓉不远处是两个新人,也都是两眼无神,敲打键盘、滑动鼠标的时候显得很机械麻木。
陆建明更是顶着两个黑眼袋,像神经病一样在抓耳挠腮、思考着数据和信息的应用。
这才是分析师,外人觉得光鲜亮丽、其实是一份极其枯燥的工作,整日里就是看数据、看文件,加班加点实属常事。
“影响因子不够,这一份不用给阿诺。”
“美联储暂时不敢给中线释放加息压力,这一份研报的观点有点跳了,不用交。”
“泰隆的新资料?这是哪个分析师?不上榜的也敢发来给我们?他们是在逗吗?哪有时间看啊。”
陆建明双目无神,看资料几乎只看标题和作者,然后就可以完成初步的筛选了。
没足够强的影响因子,不要。
标题、论点没足够的关联,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