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尤其是在工作机器人推出前期,相关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一旦出了问题,会引起巨大舆论凡响。
故而“机器人革命”初期,大部分的工作机器人,不会走入千家万户,不允许被私人使用,而是可能进入各种各样的工厂和流水线,替代数千万的中低端工人。
只有等条件环境成熟后,工作机器人,才可能允许私人购买,走进千家万户。
但是在初期,会遇到不小阻力。
不过周鸣也有解决办法。
那就是个人允许购买工作机器人的“收益权”!
即个人不必把工作机器人购买到自己家中,而是直接给大量使用工作机器人的工厂一笔钱,购买一台至多台工作机器人的“收益权”。
譬如说你给工厂10万元,工厂添置了一台工作机器人,然后这台工作机器人每个月创造的收益,会以每月5000元工资的形式,发放到你个人账号的中,相当于领了机器人的“工资”,并保证可以持续领取20年。
这样对个人而言,省去了许多麻烦不说,赚的收益也一分不少。
对工厂而言,10万一台的工作机器人,不管购买多少台,因为有他人帮忙投资,工厂也节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