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当然是希望有增无减,编制越多越好,重新“定岗定编”,许多单位就能趁机解决部分临时工的编制问题。
可是,为了体现改革的成效,体现政府的高效务实,正式上报的编制数一定是有减无增的。
朱敏文介绍了此次人事改革的由来和意义,最后,他说:“延平书记和明松省长都明确指示,全省政府机构将推行大部制,原则是把一些类似的市属局合并,进一步减员、分流,着力解决政府机关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个改革政策,与放宽市长候选人学历和年龄条件有异曲同工之妙。省委书记南延平和省长乔明松都希望把干部人事工作这一潭死水搅活,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现人才,从各自的方面促进领导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做出更大的业绩。
按照分工,召集政府工作的伊海涛自然是牵头负责人。
但是,这对他而言,实在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他心里很清楚,人事改革是所有行政工作中最难处理的一块,如果这个时候拿下面的市属局开刀,就等于在自己头上也放了一把刀子。
实行大部制,说穿了就是两个局级单位合并,那么,肯定会有人的乌纱帽难保,得罪的人多了,难说在人大会上的投票不会有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