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了话题。
“玉兰市现有的水泥厂,要么规模小,要么就是久远,技术落后,生产能力底下,很难满足我们的建设需求。尤其是高标号水泥,更是供应短缺。这几年,我们所需的水泥,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外地调拨过来的,时间上和金钱上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这个情况,我在长河区工作的时候,特别明显。”
刘瑜和樊志伟一样,此前做的主要也是经济建设工作,而且身为长河区管委会主任,经济建设正是他的正管。由他出面反驳樊志伟,很是合适。
李焘毕竟是市长,市委二号人物,不能事事冲到第一线去和其他常委“打擂台”,刘瑜便挺身而出。大家均是邰惟清线上的干部,刘瑜当得“拔刀相助”。
应该说,刘瑜这个反驳很是有力。
樊志伟淡然说道:“我也承认刘瑜书记说的有道理。我们玉兰市的水泥企业规模不够,技术不行,那就应该加以改造。如果海天集团过来投资,直接接手这些企业,改造盘活,那么就是很好的,我支持。但是单独再建一个年产能五百万吨的水泥厂,就没必要了。这个水泥厂建起来之后,其他小型水泥厂全部都要破产倒闭。到时候那些职工怎么安排?工厂和设备怎么处置?”
刘瑜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