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俗称葫芦瓜,古代亦称作“壶”、“瓠”、“匏”、“甘瓠”、“壶卢”、“蒲卢”……,可以食用,果实老熟后经过一定处理,可以用来制作器物,比如常见的瓢,“一个葫芦两个瓢”,用来舀水非常环保和美观,还可以当作酒壶,制作工艺品、乐器、风水物件等等!
不过在古代,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来盛放药物,因为它的密封姓非常好,能防止潮气的侵入,避免药效的流失,而且葫芦本身就能入药,其味甘,姓平,无毒,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其中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常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好。
比如明朝的李时珍,采药时就喜欢随身带一个葫芦。
即便是到了现代,很多中医店门口或者里面依然要挂上一个药葫芦,还有俗语“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是明证。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说是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曰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腰间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