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经历过。
清末民初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波钱庄倒闭,股票贬值的灾难。
当然了,钱庄倒闭的根源也是在于股票贬值,因为有钱庄偷偷拿着储户的钱去买橡胶股票去了。
到了民国中后期的时候,又经历了一场物价飞涨,钱不如纸的暴胀时期,谁家没个几百万呀?
到了解放前夕,甚至一个银元可以兑换十六亿的金元卷,还不一定有人愿意换,可见民国末期货币贬值的恐怖。
所以从那之后,很多大户人家或者说富贵人家,是根本不愿意相信纸币的购买力的。
他们更愿意相信金银,因为只有金银才能够保值。
就像银元,无论金元券这种纸币贬值了多少,银元本身的价格依旧还是坚挺的。
因为银元本身是含银子的。
不像纸币,信用崩盘之后,就只是一张废纸。
因此,胡家金银数量不少,但是纸币数量是极其稀少的,只是需要用的时候,才会临时去银行兑换一点。
每次兑换的时候,也是尽量拿银元去兑换,因为拿黄金去兑换感觉实在太亏了些。
怎么说呢,这个时候银行黄金的兑换价是四块多一克,大米黑市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