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大金融机构的,纯粹是为了“沉浸入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冲破天际”才打入了游戏行业。
至于为什么后来从大厂跳到初创的绝对领域,似乎是为了……篡位夺权。
那些资本至上的大厂,项目往往缺乏活力,更多的时候都是找一个市场验证过的成功产品,照猫画虎做一些差异化,然后捆上自己的社交功能啊,付费创新啊之类的东西,就拿出来卷钱了。
相对而言,小作坊由于自身的劣势,不得不孤注一掷追求创新,用豪赌的方式寻求突破。因而他们的产品也更加体现老板的意志,而非资本的意志。
当然,一旦小作坊成功融资上市……
那老板的意志,也便不再是他自己的了。
到时候,什么初心啊,承诺啊,永不XX啊什么的,都会荡然无存,一切的一切都会滑向盈利和股价。
所以在探讨一个公司是否“变质”的时候,无须看他的领导者说了什么,只需要看他融了多少资,那笔钱又出自谁手。
如果资本是一列永远加速向前的列车,所谓“变质”的老板,也不过是上面的齿轮罢了,从被安装上车的那一刻起,他便丧失了自我与方向,只能与其他齿轮争抢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