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熬盐是全家总动员,跟上一次云芳自己偷偷‘摸’‘摸’的小打小闹的情形又有些不同了,因此滤盐熟土这道工序就被搬到了屋外来做了。
首先云芳拿出了那天用过的一小撮‘熟土’,和爹取来的干净细沙掺在了一起,搅拌均匀了,然后按照那天的方法,用水瓢把苦涩的井水向着滤盐土泼洒均匀,晾上了一段时间后又继续反复泼洒。
这样处理出来的‘熟土’以后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所以尽管过程很繁琐、枯燥,云芳还是做的一丝不苟的,直到傍晚时分,云芳带着大家也累了满头的大汗了,生土才吸附大量的盐分,成为“熟土”,叫“土落了”。
‘摸’了把额上的汗水,云芳用带着一家人把这些熟土小心的搬回了耳房里,这些可都是宝贝,下次再熬盐,就可以在此利用这些‘熟土’,直接进行下面的工序,不需要再费功夫了。
下面就是所谓的‘淋水’的过程了,云芳也是有经验的,她驾轻就熟的取过了一些小竹篓,那些小竹篓原本是被洗干净了挂在耳房里的,不知道以前做什么用的,现在却被云芳征用,做了滤盐工具了。
云芳带着大家,重复着那天自己的工作,把滤盐熟土用竹篓装成鸟窝状,然后将装好的‘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