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要消耗用户手机的寿命、电量和流量,必须提供一个透明的数据让用户可查,这样的价值体系可以降低用户成本。这两个要素都指向区块链技术,所以我们就研究要不要采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这个聚合。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展开呢?先设问,问一些区块链开发中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难题,然后问自己能否解决。如果都能跑通,那么就使用区块链,如果没有能力解决,那就放弃,改用普通的技术。”
说到这,楚垣夕把PPT快速翻篇,向下翻到区块链的部分,上面罗列着像凡客图一样杂乱的问题。其中字体最大的是“效率”这两个字。然而极少有人知道,上述“采用区块链技术的过程”完全是楚垣夕“优化”出来的。
只听他快速说道:“任何技术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低成本解决问题,那么成本是什么?安全成本、效率成本、以及用户成本。安全成本这事么,区块链理论上具备不可篡改性,至于实际怎么样呢我觉得还得斗智斗勇,黑客篡改智能合约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特别是所谓的区块链3.0。不过任何技术都有这个问题,区块链这个问题相对小一些,除非是做技术的时候就留了后门,否则黑的成本太高。
区块链技术最被人诟病的是效率。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