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趴窝呢,美其名曰正常维护,这么大的项目,开发完了铁索横江上下不能,这就是立项不清晰的锅。
但是小区社交的需求隐现仍然让楚垣夕有些许的焦虑,因为大厂不出手,但国内迷信做社交的人可是茫茫多,小作坊会不会出手可就不一定了。
万一小作坊出手,误打误撞把小区社交的价值给撞出来怎么搞?万一撞出来之后被大厂看上了怎么搞?小康自己的小区社交功能要不要调整?要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功能适配现状?这么改动对工期的影响是多久?有没有可行性?有没有什么逻辑性的难题?最快能够提前多久?
这都是必须立刻考虑对策的问题。
而且需要拉来讨论的人是基层成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薛建华和周鸣钧,人员散落在各处,沟通成本遽增。
难,非常难!但是这事再难也得聊,世界的变化太快,以不变应万变通常都是美好的愿望。小康的移动支付可以失败,线上内容可以失败,但是社交绝对不能失败。
其实楚垣夕本人是不愿意调整的,因为小康的社交原本是和便利店强绑定的,有店的地方才有好的社交,原世界中没有小康门店的地方也没有小区社交。这种强关联性对小康的门店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