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让你们聊一聊某款短视频产品。于是就着这一桌上的鱼子酱和黑松露,他简单的给同事们剖析了一下近10年来的国朝创业简史。
实际上巨头和巨头也不一样,对于潜力股各自有着不同的方法论,或者说叫做坚持自己的企业价值观。
但是,不轻举妄动是肯定的,特别是近10年中,最典型的例子实际是B站,黄团抄蓝饿的例子反而是个例外,其中有很多的巧合。
B站,从开站之后一直都是潜力股,潜力了快10年,巨头都没有大举加码。是视而不见吗?并不是,一旦B站2018年靠FGO做出收入,巨头立刻闻风而动,抢着拿到投资份额。
出现罕见的AT同投之后,小破站终于有了钱,然后开出更多的产品线,丰富自己的生态,完善架构和服务,于是潜力终于得到快速而大量的兑现,数据快速上扬,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耀眼的UGC视频平台。
因此初创企业不能拿自己有潜力当回事,有潜力的多了去了,巨头也不能看到一个潜力股就爱一个,需要爱的同样多了去了,但是很容易错爱。
市场是生动的,潜力股潜力也在不断变化,而且振幅很大。互联网咖啡界也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