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上映,可是票房呢?区区两百万。
服装道具的讲究怎么也掩盖不了电影定位的混乱,舞台化表演风格,槽点十足的设定,就连李樰健神级的表演都救不了这部电影。
在后世,观众被众多的烂片熏陶之后,一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算是翻案了,冠上什么最具史诗气质的国产电影,可是这种整体气质癫狂,轻重主次不分,表演用力过猛的所谓史诗,实际上就是自嗨。
后世的电影投资跟电影市场还小吗?可一年能出几部真正用心制作的电影?
给你拍个PPT都敢拿出来上映,粉丝还哭着喊着在那里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动,还有综艺大电影这种连节操都不要了的玩意都有一堆观众愿意捧场,只能说那就是我们的观众惯出来的。
八九十年代香江电影为什么影响力如此之大?除去经济发展的原因之外,把观众买不买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是原因之一,午夜场的点映观众要是觉得是大烂片连导演都敢打,所以香江电影贯彻的是商业就商业到彻底,文艺就文艺的诚意,夸张点说人家鼻屎大的地方就能出一堆经典,可谓已经做到穷尽了。
并非是崇洋媚外,粤广有句话叫做有错就要认,挨打就站定,连伟大的领袖都说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