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可好,你现在还没有毕业,要是没有好作品,我觉得你先在学校里磨练一段时间,对你有好处。”常丽说。
高琥说的是行话,录像带就是电视剧,胶片就是电影,在学表演的人看来,录像带就是比不上胶片,谁要是能接一电影来演,那就是了不起。
所有表演系的学生都是觉得能演电影就是牛,别论电视剧多红,那最多觉得是能赚钱,基本学表演的人都会觉得电影才是表演的最高舞台,在他们意气风发的年纪,当然心比天高了。
其实无论国内外,大屏幕跟小屏幕都是两回事,真正有咖位的都是电影,你听说某演技派接一电视剧,都觉得这是下嫁了。
高琥真正做电影主演的还要等到几年后《上车,走吧》才行,现在的他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演技还担不起一部电影主演的分量。
在这个使用胶片的时代,电影拍摄一分钟就是一分钟的胶片钱,经济还没有起来,基本上拍电影的全部都是各大电影厂的项目,就算是名导也都是跟电影厂合作,要么就是地下电影,所以没他什么事。
简单的说,名导看不上高琥,电影厂的项目是留给各大艺术家的,地下电影导演有自己爱用的演员,学院派的不怎么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