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我觉得我们还是太急了,如果能够再多一两年时间,我们的标准肯定能够更加完善的。”
老先生卫景文手里攥着一份khn公司提交给国际工控标准委员会的第四代标准文本,忧心忡忡地对林振华说道。他们现在是在美国洛杉矶,他们此行是来参加关于第四代工控标准的评审会议的。
由于出现了两个竞争性的方案,工控标准委员会对第四代工控标准的第一次评审会便开得硝烟弥漫。川上光诠带领的khn团队和江杰带领的汉华团队在会场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把一干评审专家都搅得头昏脑涨,不知道该支持谁才合适了。
根据标准委主席亨特自己的看法,khn的方案和汉华的方案各有千秋。从方案的完善程度来看,积累深厚的khn自然是占尽了上风。但汉华的方案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其中有不少创新之处,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华的方案能够在创新上略胜一筹,主要是因为汉华的研究团队是新进入这一领域的,思想上少了一些旧有经验的禁锢。
在汉华介绍自己的方案时,在座的所有专家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从这个方案中看到了太多对khn第三代标准的传承,可以说,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挑战,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