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何煽情和偏向某一方。假设三国志中这么写,伟大的司马懿……好了,不用看,这本书基本是上是由80%以上的编造内容加工了20%的事实,忽视了80%的事实。
在各种志中,东周列国志苏诚没有仔细读过,因为这本志存在不少的传说和迷信,带有一定的宿命论,这不是苏诚喜欢的历史志。今天无聊一读,发现还是比较客观,但也能看出编者有一定的倾向。本志最悲壮的当属赵国,一夜被坑杀40万士兵。
很多人将罪名归咎给赵括,送其纸上谈兵的称号,苏诚,认为这锅全给赵括是不对的。长平之战后,秦国也是国力大损,甚至被他国攻到了首都咸阳郊区,花费了20年才回复元气。至于秦军损失了多少,有人推断达到25万。如果40万赵军因为后勤补给等原因坚持到底,秦国就算赢了,也得被他国所灭。
苏诚很认真的读这十来页,甚至引起了许璇注意,放下书本,伸头看:“赵括?历史定罪的人?”
“成王败寇。”苏诚合上书本,道:“对赵括的定义很有意思?”
“纸上谈兵?”
“恩。”
许璇道:“并不能说赵括很烂,也不能说廉颇都对……”
苏诚手指压在许璇双唇上:“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