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的秦淮茹凭着小聪明和美貌成功从燕郊农村(傻柱和秦京茹相亲,贾张氏说过离这就二十多里地)嫁入贾家,
她嫁给贾家其实也不算是高攀,55年以前农村土地是私有的,
京效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可能比城市低收入工人还高一些,农闲时可以自由流动,打打短工,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更吃香一些,
贾张氏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才保留了农村户口,55年以后严控城市户口就改不回来了(贾张氏曾说过秦淮茹是不是很想把自己送回乡下)。
贾家也是很有底蕴的,秦淮茹老公贾东旭的工资应该很高,否则秦淮茹不会那么傻。
房子贾张氏嫁进来就有,屋里的摆设、缝纫机都表明她家经济状况曾经良好。
给儿子娶农村儿媳妇是因为贾张氏自己就是农村的,好拿捏,城里的就不太好管了。
再一个就是她自己很懒,家务活基本不干。
也过了几天好日子,傻柱顶多接济了四、五年,这么点时间再加上困难时期贾张氏是吃不成那么胖的。
老公死了之后顶替上班,拉扯着三个孩子和一个恶婆婆,工资高达27.5元,人均生活费高达5.5元,这可比燕都贫困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