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之藤,一星智慧植物,寄生生存,能吸收改造大量物质。”
系统给他介绍的内容非常简单。
这些信息给他的作用并不大,他对智慧植物的了解,主要在沟通植物智慧,构建基本植物空间构造的时候,才能全面了解。
林曾选择炼制巨型猪笼草的智慧纹,是他目前绘制水平最高的一张智慧纹。
如果细看智慧纹人形脸蛋上的表情,会发现它在顽皮地眨眼扮鬼脸。生动灵活的模样,会让人真以为纸张上有一个生命灵魂。
吞噬之藤的种子,放在眼前,林曾第一步需要构建杨柳飞絮的回收功能。
植物回收站的空间格局,和植物母婴室,植物健身房是不同的。母婴室和健身房的植物空间,向使用者开放,它们的使用功能,在植物空间内部。
而植物回收站的植物空间大部分是封闭式,用来处理投入植物回收站的垃圾。
而使用者则是站在植物空间之外,通过植物回收站和外界的连接通道,将垃圾投入回收站中,并在植物回收站的出口处,获得主要垃圾被加工而成的制成品。
当然,也有例外。
这粒吞噬之藤的种子,能够承担多少种垃圾品类的回收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