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最普通的平板玻璃,当然没什么竞争力了。
毕竟北桐玻璃厂还不像私营玻璃厂那样,成本能继续下压。北桐玻璃厂作为国营工厂,人员冗余,加上大量退休老职工的存在,工厂的经营成本很高,这些成本都会附加在产品之上,结果就是,明明是最普通的玻璃,价格反倒并不怎么便宜,试问这种情况下,北桐玻璃厂如何能够盈利?结果就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破产改制。
那么,几乎把北桐玻璃厂一次性给抽干了的南隆玻璃厂,是不是就发展的很好呢?
并不是这样的,周方远之前专门了解过南隆玻璃厂。
南隆玻璃厂呢,确实是比北桐玻璃厂更大,当年的精兵强将都被拽了过去,那时候的南隆玻璃厂,很是耀眼。不仅在省内成了第一大玻璃厂,同时还完成了好几次国家下达的任务,在业内算是小有名气。可好景不长,随着最老一批工人退休,以及研究人员退休,南隆玻璃厂很快就进入了青黄不接的阶段。南隆玻璃厂的厂长和北桐玻璃厂的厂长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对市场极度不敏感。这也是当年计划经济留下的问题,毕竟当年工厂的所有生产任务都是国家下达的,大家也习惯了听着领导的安排做事。
而当国家开始搞市场经济之后,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