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州市动作过大,很可能会被上面当作妥协的一部分给牺牲掉。第三,就是赵长风是带着任务到海州市上任的,没有太多时间给他让他去先振兴海州市的经济然后再推行财政改革。再说海州市经济盘子这么大,再想像在粤海县那样靠一两个项目就让海州市的财政收入激增的愿望肯定是不现实的。这么以来,在推行财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害,如果是短时间的受损,这些既得利益者或许还能忍受下来,但是如果时间稍长一点,难保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反扑。这样一来,赵长风不得不陷入权力斗争的怪圈。那时候赵长风就是想腾出手来为海州市人民做一两件实事,恐怕也身不由己了。
赵长风有这个顾虑倒不是害怕推行财政改革失败自己的退路问题。他是领着省委书记杜洪军的令箭来的,即使改革失败了,在海州市呆不下去了,杜洪军也不会不管他。对于忠实执行领导命令的下属,即使是任务失败了,领导也会给安排一个很妥当的出去,不然,兔死狐悲,以后谁还肯为领导卖命?同理,对于那些不听领导招呼的下属,即使干出了很出色的政绩,领导也可能会把这个下属调到闲衙门中坐冷板凳,以示惩戒。
赵长风顾虑的是,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