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就一直在经商和从政方面摇摆不定,最后他之所以选择了从政,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华夏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他选择了从仕途发展,以后可以不看别人的脸色。另外一个出发点是赵长风心中也有一些理想抱负,觉得一个人一辈子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还应该给这个社会,给这个国家做一点什么东西。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讲,一个高官无疑比一个富商更容易实现赵长风的理想。所以赵长风才会在大学时代就坐拥上千万的财富时却选择了从政的道路。
到了官场之后,赵长风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确实有些幼稚。官场上处处都是潜规则,无时无刻地都在约束着你,把你那颗想干一点利国利民大事的雄心壮志一点一点的打磨掉,直到消磨殆尽。好在赵长风始终没有背离自己的本性,虽然他很多时候不得不向潜规则屈服,但是那颗做人的本心并没有迷失,赵长风始终记得自己的理想,就是要为这个社会,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
可是现在,眼睁睁看着一条有利于海州市经济发展,有利于东江县人民脱贫的路就这样被搅和着,硬是修不下去,而原因仅仅是因为这条路没有经过老省长的家乡,这事情说出去让人都感觉到荒唐,偏偏有真实地发生在赵长风眼皮子底下。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