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机。
虽然在此之前,这个编队的三名飞行员听到了前原、纪野与“上杉”的对话,知道左后方的编队出了问题,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上杉”会用导弹攻击他们,直到导弹告警机响起来,三人才发现了逼近的导弹。
这也可以理解,刘威只用ANAGP-79跟踪了目标,获取了目标信息,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而射向这三架战斗机的AI20D全都由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中段制导,直到进入弹载火控雷达的跟踪锁定距离,才开始照射目标。
只有到这个时候,F-22J上的导弹告警机才会发出警报。
在此之前,三架战斗机上的雷达告警机都发出过警报,只是没有得到重视。三名飞行员还以为是“上杉”启动了火控雷达,前原与纪野在警告他。再说了,进入太平洋上空,“上杉”就犯过一次类似的错误。
等到导弹告警机发出警报,再进行机动规避,已经太晚了。
为了提高命中率,刘威把AI20D的自导距离由通常的二十公里缩短到十公里,攻击稍近那架战斗机的则只有五公里。在这个距离上,F-22J的隐身性能再好,AI20D的弹载雷达也能探测到。
更要命的是,这三架F-2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