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预先设置好的线路飞行,到达目标附近区域后再启动弹载火控雷达。后者则由战斗机上的火控雷达提供目标的飞行参数,让导弹跟随目标调整飞行线路,最终把导弹引导到目标附近,由导弹自主完成攻击。
看得出来,第二种制导模式的攻击效率高得多。
问题是,在采用中继制导模式的时候,载机必须启动火控雷达,持续照射目标,并且向导弹发射引导信号。
也就是说,载机会暴露行踪。
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曰军飞行员才没有启动火控雷达。
如果仅仅面对四架Su-35,曰军飞行员的战术选择没有错。
F-22J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而Su-35必须打开加力燃烧室,才能突破音障,而在此情况下的飞行距离将大大缩短。也就是说,与F-22J拼速度,Su-35没有多少胜算,最后要么燃油耗尽返航,要么被F-22J追上。每架F-22J上还有四枚AIM-120D,足以进行两次远距离拦截。即便进入了视距内,F-22J的格斗姓能也比Su-35好得多,曰军的胜算仍然比俄军大得多。
问题是,F-22J的拦截目标不是Su-35,而是在低空飞行的Su-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