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秀和沈默商定,二人又不是迂腐之人,说干立即就干一点也不墨迹,彼此对对方的果断颇为欣赏。
唯一有趣的插曲,王卿苧和有琴莫言,一人端壶,一人端杯进来,沈默眼前一亮,虽然掩饰的很好,神色却不由自主地变了!至于是哪位,只有他心中有数。
沈默身为少主,当然不能亲自干,王秀作为撰写者,在沈默的坚持下,也不能亲体力行,只能让何老道亲体力为。
何老道堂堂一位掌柜,此时也没了一点脾气,他摇身一变成了帮闲小厮。当然,能给少东主服务他是非常地乐意,在王秀的要求下,书稿上部氛围三段,分别请一些老书生检校,修改违禁字句,倒让他和沈默暗自佩服不已,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的人永远值得合作。
再说,他的小儿子何为也参与其中,虽是只是跑跑腿侍候沈默,但也能把名字加在后面,从此就是儒家子弟,足够他合不上嘴了。
沈默便在商水县最好地客栈暂住下来,他按耐不住激动地心情,每天都要去王家,看看校稿的进度。
何老道很奇怪,王秀的那点东西,怎能让眼高于顶的少东主,还如此推崇王秀,连儿子每次回来都兴奋不已。
他悄悄向儿子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