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下蓟北十三州,今天有谁能比上当年?今上比太宗?童贯比曹彬?
南北盟誓一旦毁弃,用什么理由让天下信服?要知道南北不知兵百余年,收复蓟北十三州在民间没有太多市场,战火燃起要收拾恐怕不容易。
赵佶也有点心动,他是“锐意进取”不假,但要真收拾不了烂摊子,那可就不好玩了。次日就赶紧宣蔡京觐见,认为盟约女真进攻契丹,如果太艰难了那就算了,借口历代祖宗的盟约也不好违背。
蔡京明白赵官家的性格,这是为在边事上犹豫不决的主,既想占便宜又不想承担风险,他只是淡淡地道:“陛下,前日臣和王秀说了盟约事,他倒是颇有见解,不如选个日子宣他殿对。”
赵佶一怔,一个新晋的年轻人能有什么见解,这不是扯淡吗?他不以为意地笑了,随意地道:“那卿家就选个日子,也有一段时间没看到王秀填词了。”
在他心目里,王秀始终是有点经商头脑的翰林待诏,或许是个人才不假,但没有经历大郡历练,懂什么军国大事,但却忘了蔡攸、王黼、李邦彦等人,也没有大郡的资历。
赵官家看问题,从不同人不同角度,怎么就双重标准呢?
这天,正是例行的休沐,王秀来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