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侍郎,明天就会进入两府,也有可能没几天就滚到地方去。
阶官却是一步步地来,除了有大功勋就是逐年考功升迁,王黼能一年九迁,也是赵佶找了各种理由,还引起士人的诸多非议,大多数官吏,一辈子也过不了朝请郎的坎,仕途止步于朝奉郎。
枢密院都承旨则是从五品职事官,属于中高等升朝官,但绝不是普通五品官可比,太常、宗正、秘书少卿和都承旨想比,差到土旮旯里去了。
如同三省的门下左右侍郎、尚书左右仆射一样,枢密使、使副或是知院事、同知院事都是执政官,问的是国家大事,都承旨就如同中书舍人、门下给事中一样,负责衙门事务,是枢密院的实际长官,被称呼为“小本兵”,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两府重臣面前,也能直着身子说话。
“官家大用,那也是王文实的本事。”张启元淡淡地道,从态度上看不出任何嫉妒。
赵桓目光复杂,还是含笑看着张启元,温声道:“卿家还为他说话。”
“臣以事论事,王文实确实有本事,太子登基可谓宰相。”张启元一脸的正气。
“也就是卿家心软。”赵桓摇头笑了,淡淡地道:“不过,王秀的确有几分本事,比王黼、蔡攸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