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对,但下次请直接回答,不要拐弯抹角。请坐。”
肖小寒坐下了,在他手心里还攥着一张纸条,那是尤小菁传过来被沙琳接到手的,只不过塞到小寒手里时,他无法拿出来看,因为老师的眼睛正从那厚厚的镜片后射出犀利的目光在盯着他,但他却能以神识透视那手中纸条上的字迹。
肖小寒出了洋相,也出了彩,这让大课堂上众多的同学认识了他。
是哲学,让肖小寒出了洋相。
尤小菁曾劝肖小寒改学哲学,她的主张是哲学比文学更可以改变社会,甚至还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政府官员。
不过之前,肖小寒对哲学是极端鄙视,可是对成为政府官员却津津乐道,如果说只有学哲学的人才能到政府机构当官员,那他是愿意学习哲学的。
他要当官,要当一位比那狗屎胡岂可更大的官,然后好让那岂可终日为他拉马坠镫。
不过,就在那天的一堂文史哲串课上,他又突然对哲学感兴趣起来,让他对哲学感兴趣的原因是,他了解了世界上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教授讲到,那位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是德意志人,生于1844年10月15日,尼采对于后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