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企业而言,包袱很沉重,因为他们有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而私人企业则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干活儿拿钱,不干活儿就走人,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什么的说法,所以在私人企业面前,国企没有什么竞争力。
而国企缺少竞争力,也有几个主要因素,第一是国企相对于私企而言,有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第二个是国企没有确立明确的劳动次序,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没有发挥。第三是国企责任不明,大家都不把国有财产当一回事情。第四是国企职工的权利不清楚,大家都推卸责任,做起来没有劲头。
作者认为这四个因素是导致国企缺乏竞争力的根本,但是他也表示,现在因为国有企业有毛病,就让国企破产,重组,其实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因为即便是现在的看上去很有朝气的私企,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他表示私企和国企相比,只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更加残酷地剥削工人,最大程度地榨取剩余价值,而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所以他总结了一下,国内的企业,不管是私企还是国企,劳动积极性都不高,从人文精神和企业组织性质来分析,私企并没有比国企表现出更多的优势。
现在私企之所有能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