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大街小巷都没有积水,都沒有低洼地带。如遇大暴雨,也能够保证沒有家门进水和发生內涝的水患现象。
但是随着旧城改造,东山市的城市格局也随改造而变化,市区的位置也迁移了,凡是降雨量稍大点,就频频发生內涝,最典型的洼地。
这也是因为城建部门在设计的时候,过分追求城市美观的设计理念,往往忽略了城市的排洪能力。
而泄洪则是指地下水道容载与泄放能力,以及泄放的距离。
东山市的泄洪地下水道设计能力要小得多,顶多就能够应付三年一遇的暴雨,若是雨势过大过急,或者持续时间过久,就应付不过来了,那么地下通道的雨水就会溢出来,跑到了街面上,形成更麻烦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不仅仅是东山市存在这样的问题,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当中,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地面以上的建筑,那是政绩工程,大家都看得到的,建得越多,就越能够说明你们的工作做得好,但是排水系统是在地面以下的,这东西哪个领导愿意去看?
况且大部分的地下管网都是看不到的,领导们也不会钻进下水道井里面,去看这个工作是不是做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