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球处,对视觉信号进行微观“观察”想要弄清楚对于外界的光线刺激,眼球是如何转换为大脑信号的。
不过,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林鸿发现,眼球的处理信号的机制实在是过于复杂了,他根本无法用穷举的方式将这些信号转换机制一个个给列出来,这其中似乎还涉及到了一些智能处理机制,信号还没有传入到大脑中枢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这给他的研究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
最终,林鸿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切入角度,他的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大脑接受的信号是中途经过了处理的,根本不准确。
“对了!为什么一定要直接将信号传入神经中枢呢?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操作就行了。
林鸿一拍脑袋,发现自己想得有点过于复杂了。
既然眼球的信号如此复杂,那么就不用管这些,将其当做是一个已经封装的api函数库就行了,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操作,然后让它自动去处理这些信号,完全不用管其中的实现细节。
这个道理在计算机中也是很常见的,底层的系统程序员们一般都会将复杂的实现细节封装起来,让应用程序员不用关心和硬件以及系统调用有关的东西,只需要知道,哪些函数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