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了一跳。不是说可行性出了问题,而是陈凯华展示出来的一种前瞻性的目光。陈凯华所在小组的长桥镇,有不少荒山野岭。而且长桥镇的百姓们,还延续着以前的养殖习惯,鸡鸭之类的放养,养猪也不用那种催生的饲料。养一头猪到出栏,往往都是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陈凯华发现这个问题后,很快就注意到一点,每逢赶集,都有不少外地商贩来长桥镇,收鸡蛋收生猪,根据调查,本地产的生猪肉在市里能多买三成的价格,鸡蛋也比一般的鸡蛋贵上五成。问题是,这些现象本地人不知道,他们也没有意识去扩大养殖。
陈凯华的构想就是由扶贫小组出面,帮助本地人扩大这种养殖。这种纯绿色的产品,陈凯华的定位是集中收购,销往港澳。单单是绿色养殖见效固然很快,但是从长期的战略来看,多种经营才是王道。所以,陈凯华提出另外一个长期的发展方案,种植柑橘。这期间,陈凯华还拜托省农大的朋友,对本地的水土构成进行了测试,得出的结论是适合种植柑橘。
于是,一个开发荒山野林种植柑橘的同时,大规模放养鸡鸭的绿色产业链诞生了。
以前王国华只是觉得陈凯华文字好,没想到这家伙真的一头扎下去了,取得的成绩如此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