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了几位老朋友,才辗转找到的。二代的可没法子弄到手,那是八十年代初,农科院的人从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母树枝条带回来进行扦插,无性繁育成功,那一批茶树苗才算是第二代,后来又返回武夷山地区栽种,再往后到了年,武夷市政府作出决定,停采留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这样连二代茶树可都成了宝贝。据我了解,目前很多打着大红袍名头的茶园…里面种植茶树的母本其实都不是来自九龙窠,而是武夷山其他地方的岩茶。当地政府为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种植大红袍经济利益,也把大红袍茶叶的条件放得比较宽松。”刘森江继续介绍这批茶树苗的来历。
“还真是复杂啊。刘师傅,那据你了解…这无性繁殖的和母树能有多大差别呢?”李悠然听着有点儿晕,于是问起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个就问倒我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原生母树产的大红袍我也没喝过,还不如老陈呢。不过只是听别人说,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树,母本性状保留还是很完整的…而且很稳定。”刘森江摇摇头说道。
别说完整,二三代苗性状只要能保留大半就行。不过按常理推测,那几棵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应该是拜它们所处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所赐,无污染受保护